市特檢院參加第五屆全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學術會議取得三項成果
發布機構:紹興市特種設備檢測院 發布時間:2021-04-28 打印本頁 訪問量:6191
4月21-23日,第五屆全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學術會議暨科技成果展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市特檢院杜錫勇院長帶隊參加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中國特檢院)主辦,以“推動科技創新 引領特檢未來”為主題,參會人員包括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原黨組成員陳鋼、總局科技和財務司一級巡視員丁吉柱、總局特設局副局長楊澤世、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領導,全國70余家特檢機構和科研院所的代表以及多家儀器生產商。
會議期間,范維澄院士、譚建榮院士等專家學者分別作了大會報告,全國各地檢驗機構和儀器廠家分別展示了各自的科技成果,開展了包括科研項目驗收、優秀論文評選等學術交流活動,市特檢院取得了三項重要成果:一是科技成果積極轉化。會議期間,市特檢院與大連恒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就“自動扶梯綜合檢驗工具箱”成果達成了科研成果轉化意向。二是科技項目通過驗收。市特檢院承擔的總局科技計劃項目《場內機動車輛安全檢測與評估綜合系統的研究與開發》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該項目建立一套場內機動車輛安全評估綜合系統,全面分析場車的故障,精準判斷安全狀況,可以增強特種設備監察機構和使用單位對該設備的風險掌控能力,這對降低場內機動車輛的安全風險,減少事故具有重要意義。三是科技論文獲一等獎。在學術論文評選活動中,市特檢院余煥偉博士參評的《檢驗錘敲擊檢測中的缺陷智能識別研究》論文從全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單位的121篇論文脫穎而出,榮獲第五屆全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學術會議優秀論文一等獎,市特檢院也成為唯一一家獲得一等獎的地市級檢驗機構。該論文從檢驗錘的使用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敲擊聲”背后隱藏的聲學物理規律,并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的高斯混合-隱馬爾可夫模型(GMM-HMM)的缺陷智能識別模型,模擬檢測人員從敲擊中“聽出”缺陷的過程,研究成果對檢驗智能化技術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去年來,市特檢院按照市局“專業立局”部署要求,圍繞科研“服務群眾、服務產業、服務安全”,切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在科研項目立項、科技論文發表、專利授權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此次會議取得的成果便是該院大力推進“科技強院”、實施“科技興檢”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