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特檢院“六條舉措”破解“浙里檢” 推廣應用瓶頸
發布機構:紹興市特種設備檢測院 發布時間:2020-03-25 打印本頁 訪問量:5047
自2月25日紹興市特種設備綜合管理系統數據庫與“浙里檢”平臺成功對接以來,我院出臺實施六條舉措,面向復工復產企業積極推廣“浙里檢”,訂單量從0提高到206個,全省排名第11位(全省260家平臺入駐機構),紹興排名第1位。主要做法是:
一、以問題為導向,深入調研走訪查找原因。自入駐“浙里檢”平臺實現特種設備數據庫動態無縫對接以來,市特檢院一直積極向企業推廣,但收效甚微,截至2月24日,“浙里檢”平臺訂單數量仍然為0。為此,院專門成立“浙里檢”平臺推廣應用小組,首先從自身出發找問題,查找到宣傳載體不多、頻次不夠、檢驗人員操作不熟練等問題;同時每天走訪企業找問題,收集整理企業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征集到推廣、應用環節中反饋的問題80多個。
二、從個性中發掘共性,梳理總結三大類主要問題。一是推廣模式存在缺陷。一方面,推廣渠道單一,導致企業知曉度不夠;另一方面,推廣僅注重拓面、擴量,忽視推廣的質量、細節以及效果,部分企業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對“浙里檢”平臺的認知和理解不夠。二是企業操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負責設備申報的人員素質差異大,有的為企業設備主管,上手快,但部分企業操作人員實踐操作能力不強,有的甚至不會使用數碼產品,亟需專業培訓。三是反饋機制缺失。企業在具體操作中,遇到問題沒有反饋的渠道,形成信息孤島,應用過程受阻,積極性受到打擊,訂單量自然就低。
三、細化措施再發力,訂單量大幅度提升。針對企業反饋的問題,市特檢院逐條研究解決措施,出臺實施六條舉措,成效明顯。一是拓寬渠道提高知悉度。加印4000份三折頁宣傳單由一線檢驗人員分發至6個區縣市企業;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功能、官網飄窗功能等,增加“浙里檢”曝光度,提升企業關注度。二是從細節出發加強引導。編制“浙里檢”平臺使用說明,解決企業“從哪進”、“怎么用”的問題;編發具體案例,使企業真切體會到“浙里檢”的優勢所在,拉近“浙里檢”與企業距離。三是組織培訓提升實踐操作能力。打鐵先須自身硬,確保全院一線檢驗人員全部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兩篇文章,即錄制操作視頻幫助企業遠程學習和進入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培訓,企業的積極性被激發。四是專人接單提升企業使用體感。設專人負責“浙里檢”平臺訂單管理,第一時間受理,力爭最短時效辦結,目前,訂單平均受理時間為1小時,用效率打消企業對新平臺報檢的顧慮。五是打通橋梁建立反饋機制。針對用戶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設專人24小時線上線下響應,及時答疑解惑,為企業應用“浙里檢”暢通道路。六是定期通報增強宣傳推廣力度。在內部管理上,院定期通報各部門“浙里檢”訂單排名、形成訂單考核機制,一線人員參與宣傳和培訓的積極性進一步被激發,形成良性的推廣、應用機制。
紹興市特檢院
2020年3月25日